招讓Chrome和Firefox一樣強大【電子書製作教學日誌】
招讓Chrome和Firefox一樣強大【電子書製作教學日誌】
相比微軟IE和Mozilla的Firefox,GoogleChrome瀏覽器的介面設計地非常簡潔。但在某些方面,Chrome似乎有些簡潔地過頭了。
如果你因為Chrome缺少一些功能而計劃換用其他瀏覽器,那麼下面介紹的這十項技巧可能會打消你這個念頭。
1. RSS訂閱
想要Chrome擁有RSS訂閱功能嗎?那麼請訪問savanttools.com/feedhelp-bookmarklet.asp,把「直接訂閱」(Detect Feed)新增到Chrome書籤欄中。現在,你就可以輕鬆地使用Google閱讀器閱讀你訂閱的內容了。
2.密碼安全管理
在Chrome瀏覽器中,使用者無法設定使用者密碼,以防止他人瀏覽自己的訊息。KeePass軟體工具便可以說明Chrome使用者存儲及管理密碼。
3. 社交書籤
由於Chrome支援書籤功能,因此你不會被社交網路所拋棄。把下面的這個Twitter URL直接拖到Chrome瀏覽器的書籤欄,你便可以盡情參加社交網帶來的樂趣了。
在Twitter分享這個網頁
4.書籤同步
如果你是在多台電腦上使用Chrome瀏覽器,那麼要在它們之間同步您的書籤將很困難。使用orizens.com/wp/topics/google-bookmarks-bookmarklet,你便可以在一個跳出視窗直接進入Chrome書籤。
5. 阻攔廣告
在Chrome瀏覽器中,阻攔廣告的最簡單方法就是使用第三方套用程式——Hostsman。
6. 滑鼠手勢
你可能會比較喜歡Firefox的滑鼠手勢功能,名為gMote的工具便可以滿足你的願望。到這裡下載吧:www.handform.net/gmote.php。
7. 開啟空白頁面
如果你不想在新視窗中開啟最常訪問的網頁,而是希望開啟一個空白頁面,那麼你可以先在位址欄中輸入「about:blank」,選中「about:blank」,直接拖曳到Chrome的書籤欄中就可以了。使用「Ctrl+ Shift」快捷鍵,空白Chrome頁面就會出現。
8. 更換Chrome主旨
在Firefox中,使用者可以自行更換瀏覽器的皮膚。Chrome沒有內建這個主旨更換功能,但使用者可以通過變更預設動態連結檔案實現這樣的功能。freechromethemes.com網站提供了多達20種Chrome主旨。當然,如果你想自己設計Chrome主旨,你可以訪問tutorial at askvg.com。
9. 清除安裝訊息
安裝Chrome瀏覽器時,使用者都會留下一些可以識別使用者身份的訊息。如果你害怕這些訊息會影響到自己,那麼你可以從www.abelssoft.net/unchrome.php下載UnChrome軟體,清除你留下的ID。
10. 檢查更新
Chrome瀏覽器還在不斷的演化和進步中。Chrome 2.0中已經加入了很多新的功能,以拉遠和其他瀏覽器的差距。請及時訪問dev.chromium.org/getting-involved/dev-channel,以取得最新的開發版Chrome瀏覽器。
使微軟Windows更懼怕的是Linux和盜版之威脅
使微軟Windows更懼怕的是Linux和盜版之威脅
據國外媒體報導,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昨日表示,在用戶端動作系統市場,Linux和盜版比蘋果更能威脅微軟Windows系統的地位。
在為投資者作的演講中,鮑爾默為觀眾演示了上面的這張幻燈片(簡介):
市場份額:
動作系統排名:Windows授權,Windows盜版,Linux,蘋果
瀏覽器排名:IE,Chrome,Safari,Firefox
投資:R&D HC(研究及開發 人力資源),OPEX $(運營成本)
戰略部署:
Windows 7,IE 8+,Windows Live
網路筆記本/家用電腦
新興市場家用電腦
商用電腦
實現收入:
電腦顧客
新興市場
Windows 7網路筆記本
Windows Live契機
鮑爾默表示:正如大家看到的一樣,微軟把盜版視為自己最大的競爭者,它們擁有非常好的價格優勢。想必大家都知道嚴重的盜版情況,但微軟如此地強調盜版尚屬首次。
鮑爾默還表示,Linux近年來的增長是有目共睹的,它已經成為微軟最大的競爭對手。在過去一年的時間裡,雖然蘋果系統增長迅速,但它並不是人們認為的那樣——對微軟Windows系統構成了嚴重威脅。儘管如此,微軟還是一直視Linux和蘋果為強悍對手。
統計顯示,08年全球電腦銷量3億台,其中約有1千萬台安裝了蘋果Mac系統。儘管蘋果電腦的市場份額有所增長,但它仍然只佔很少的一部分。而且,蘋果電腦的使用者群主要還是集中在美國本土,其他地區的消費者目前還不容易接受蘋果電腦。
分析人士認為:微軟之所以這樣畏懼L inux系統,主要是由於現用的經濟形勢的不景氣。
人們比較容易選取廉價的產品,而Linux和盜版產品剛好可以符合大眾這樣的「口味」。
網路ATM的便捷與網路金流的運用(最貼心的服務是什麼?)
網路ATM的便捷與網路金流的運用(最貼心的服務是什麼?)
今天有網友透過網路ATM匯款跟我購買:搜尋引擎優化SEO的課程
匯款的銀行是:彰化銀行網路ATM(嗯!讚!彰化銀行還真的跟得上時代!)
最貼心的是:彰化銀行網路ATM馬上透過電子郵件通知我!
(請看所所攫取的圖片)
你一定會說:那是理所當然!每一家都有啊!
那你就錯了!網路ATM匯款的銀行很多(服務卻差十萬八千里呢!)
足以證明:網路金融(網路ATM)還有很多銀行要改進!
例如:一些銀行很老大作風….他才不鳥你呢!(你要自己去查!)
事業要做好做大先要從服務開始!這道理企業家都懂(只是:有心與無心去做吧!)
網路時代的來臨,從金錢的匯出與收到匯入的錢,往往需要幾分鐘…甚至幾秒鐘(這就是:高效率!)。
不然發明網路用來做什麼的?有好的工具不用(真是:頭殼壞掉!)
之前還有某一家銀行跟我說:因為網路ATM他們的客戶很少人會用
(所以他們只可以網路查資料…網站沒有網路ATM功能..)
我當然不會再跟這家銀行往來囉!太跟不上時代了!
網路ATM是時代的趨勢,目前講求效率的時代(跟不上與抗拒革新是不對的!)。
銀行、公司、公家單位或任何企業都一樣,最悲哀的是用【一群豬在辦事】…豬也還不至於那麼笨呢!
另一方面:一般民眾也要善用網路資源的方便性,不要只是停留在LKK的時代。
有人害怕網路金融!不敢用網路ATM(卻又常使用銀行的ATM)真怪!
他們會說:網路比較恐怖?比較不安全!怪啦!他們又時常在網路刷卡買東西!
幾秒鐘就能搞定的事情為何要弄那麼久?
跟不上時代的人往往只停留在自己的【古早時代】與無知的害怕裡…這種人就沒有進步的空間了!
電子書在中國大陸受歡迎
電子書在中國大陸受歡迎
發明獨特三維數位翻閱技術(Digital Flip)的本地科技公司──電子書系統(E-Book Systems),發現它的電子書出版軟體在東亞市場日益受歡迎,尤其是中國大陸市場,對這類新科技有很好的「胃口」。
電子書的市場相信只會往一個方向發展──擴大。據《2004年電子書行銷報告》(eBook Marketing Report 2004)的研究預測,日本電子書市場以每個月出版1200「本」新的電子書的速度在擴大,2010年時將達到7億美元(12億新元)規模。
而電子書系統公司的獨特數位翻閱技朮,內含翻閱和對內容的保護,有條件在寬頻普及的市場以及以電子模式出版成本更低的前提下,充分把握商機。
電子書系統公司首席執行員黃巨集黁喜歡如此傳達公司的使命:「幾千年前,人類的祖先用卷軸的模式(scrolling)讀書,而大約一千年前,人類發明了可翻閱的書,因此讀書便是一頁一頁的翻著看。
但人類今天在電腦面前,卻是用卷軸的模式來閱讀。
我們希望(以該公司的Digital Flip和OpenFlip技朮)把閱讀的革命──『翻閱』,帶到電腦世界。」
日本大集團軟庫(SOFTBANK)便看好電子書系統公司的軟體,去年開始在日本和韓國獨家代理,最近更進一步通過子公司投資300萬美元(500萬新元)於電子書系統公司,並與電子書系統成立合資公司負責發展日韓市場,有志成為日韓市場最大的電子書平台提供者和分銷商。
軟庫的電子出版業務也採用有關技朮出版兒童電子書並在網上銷售。
它最近另與日本Toy R Us.com Japan KK公司合作,在網上售賣兒童圖片電子書。
黃巨集黁上周於軟庫入股發佈會上指出,電子書系統公司的技朮已獲得美國、中國大陸、台灣和新加坡的主要出版商採用,目前已與150家亞洲出版商和123家美國出版商簽約。
「每天都有出版商和我們談商簽約,尤其是中國大陸,那裡市場有很大的胃口採用新科技。」
他在答覆早報的詢問時說:「拿中國大陸和其他市場比較,例如亞太市場,中國大陸公司似乎更勇於採用新科技。
事實上,我們在中國大陸更加容易達成交易。從我們的銷售經驗來說,他們傾向於更迅速作出採購決定。」
電子書系統公司是在2003年11月開始進軍中國大陸市場,在北京設立了一個代表辦事處。
黃巨集黁透露,公司準備明年初把北京代辦處提升為子公司,以便更靈活的開拓中國大陸市場。
「我們最近也開始進軍上海。總的來說,我們有信心在中國大陸市場有良好的發展。」
數位出版超市 概念炒作還是模式創新
數位出版超市 概念炒作還是模式創新
有人說圖書是人類社會精神生活的「承重牆」,它們有著豐富的歷史內涵,最高的精神海拔。
而現代資訊技術的迅速發展對傳統圖書出版業產生了巨大的衝擊,數位產品線上、互動、大儲存量,特別是能大規模滿足個性化需求的特點,導致紙質圖書不再是讀者們的唯一選取。
這也宣告出版產業正式進入紙質與電子、印刷與數位共生的時期。
同時,如何定位數位出版和傳統出版之間的關係,也成為中國大陸外出版界的焦點話題。
而中國大陸最大的數位出版機構中國知網為這一焦點話題給出了新的詮釋——數位出版以快捷廣泛的服務平臺和發行通路來承載傳統出版的內容,從而滿足讀者快速,準確獲得知識的需求。
中國知網的『數位出版超市』理念正是對傳統出版的傳承和突破,它也將成為數位出版和傳統出版的和諧使者。
網路來了,傳統出版不必驚慌
一個「和諧使者」的名號瞬間淡化了數位出版與傳統出版之間的對立狀態。
日前,中國知網正式對外打出「數位出版超市」的模式定位。而何為「數位出版超市」?
中國知網網站經營部負責人李女士給記者做出了詳細介紹。
「對出版商而言,中國大陸的數位出版超市就是一個圖書整合銷售的網上賣場。
他們不用再琢磨如何把圖書改頭換面以吸引眼球;紙張鉛字怎樣換成網頁字元;除了各大書店貨架,圖書還能發往何處等銷售發行問題。
出版商只需把待售的圖書資源放進這個超市,剩下的就是等待價值分享。
對讀者而言,這裏就是一個基於網路,內容齊全、分類明確、瀏覽功能完備、可按需定制下載的自助式知識超市。」
根據李經理的描述,中國知網的「數位出版超市」其實就是一個集技術、通路、服務為一體的第三方圖書網路銷售平臺。
它節省的是出版商們為迎合數位出版而支付的數位化轉型成本,也滿足了廣大網路使用者對易於存儲,查閱便捷的數位圖書的需要。
在採訪中,李經理還信心十足的告訴記者:「中國大陸的數位出版超市其實還是想給傳統出版商們吃個定心丸,有了這個平臺做依托,即便網路時代大勢所趨,傳統出版也不必驚慌。」
面對知網的數位出版超市理念,傳統出版業果真能做到不驚慌嗎?
中國大陸知名出版人陳昕認為:「傳統出版的基本功能是提供內容,而不是出售紙張。
從這一點來說,出版的形態可能改變,而出版的功能不變。」由此看來,傳統出版商借力知網的「數位出版超市」模式,集中資源優勢於內容生產,倒不失為出版產業的一種傳承與突破。
「超市」運作,從何入手?
能否把握數位出版的本質和特點,進而建立起相應的贏利模式,這無疑是出版商們最關心的問題,而任何一個關乎出版的贏利模式都不可避免的要以內容和使用者為基本考量。
中國知網的「數位出版超市」能否經得起市場考驗,也必須拿這兩項指標說話。
便捷,海量的網路資訊傳播將人們更多的吸引到了咫尺方寸的際網路世界,眼球匯聚的地方就能產生價值。
據記者瞭解,早在1999年,旗下的「中國期刊網」就開始為中國知網匯聚力量。經由近十年的深耕細作,中國知網目前已經累計出版CNKI(中國知識基礎設施專案)係列全文資料庫22種,其中期刊9000多種,博士論文10萬篇,碩士論文40多萬篇,會議論文60多萬篇,報紙500多種,年鑒1500多種,以及字典、辭典、百科全書等3000多部。
同時發佈其它出版單位製作的資料庫1200多個,文獻資訊總量達到5200多萬篇,佔中國現有文獻總量的45%。每年出版當年產出的新文獻310萬篇,約佔中國每年出版文獻總量的80%。
在積蓄內容的同時,中國知網的使用者數也在快速增長。目前,其遍佈全球各行各業的機構使用者突破20000家。
在中國知網註冊的個人讀者達3000萬,擁有長期最終使用者近2600萬人,年下載文獻總量達到6億篇,而且每年在以40%的速度增長。
「中國大陸的數位出版超市超市已經是個人氣鼎盛,『貨源』充足的旺鋪,但中國大陸還需要給出版商更過,給讀者更多。」中國知網的李小紅經理對未來滿懷期待。
「超市」贏利,從何談起?
眾所周知,商業模式的本質是贏利模式,這既涉及內容提供商與數位平臺提供商的商業博弈,也內含「成本收益」模式及「需求服務」模式的變局。中國知網的「數位出版超市」有其基於網路的使用優勢。網路讀者不僅有內容求實、求精的知識需求,還有速度求快、支付求廉的服務需求。
知網超市現有的工具書線上、個人數位圖書館、期刊雜誌、碩博論文庫等圖書資源,以及「知網路卡」充值、手機充值、銀行卡充值、包年等付費模式無疑都在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不斷增長的服務需求。這種「紐帶模式」改變了傳統出版的「供給模式」,有可能是實現眼球積聚,進而實現規模收益和廣告收益,直至最終贏利的有效途徑。
儘管中國大陸已經看到「數位出版超市」這一模式的規模和發展前景,但它的「軟肋」也不可迴避,即這一模式對傳統出版內容資源的強烈依附性。因為無論何種模式,歸根到底都是在為內容服務,失去內容的填充,那只能是空中樓閣。也正是認識到這一點,中國知網等數位出版機構與廣大出版商呼朋喚友,謀求利益共享。
正如新聞出版署呼籲的那樣,一個良好的產業生態,應該是企業群落內形成一個合理的分工鏈條,這個鏈條上的每個環節都有自己專注的領功能變數,合起來才能形成整體優勢。「數位出版超市」能否真正贏利,不僅需要中國知網對這一平臺在技術、服務上的建設,更需要依靠傳統出版商連續不斷地為這一平臺提供成熟而豐富的圖、文內容。雙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帶來雙贏的效果,這也是整個出版產業健康發展的基礎。
數位電子書的標準極待統一
數位電子書的標準極待統一
幾年前,電子圖書還僅僅作為時尚人士的一種閱讀新體驗,經由近幾年的迅速發展,電子圖書已經成為一種常用的閱讀模式。
由中國大陸圖書商報社與讀吧網(www.du8.com)共同發佈公佈的《2007中國大陸電子圖書發展趨勢報告》預測,2008年中國大陸電子圖書市場容量將達2億元。
據《2007年中國大陸電子圖書發展趨勢報告》資料顯示,電子圖書總量為66萬種,較上一年增長24.5%,保持強悍增長勢頭,增長的圖書中,電子化出版的圖書比例有較大增加;中國大陸電子圖書市場實現銷售收入1.6億元,較上一年度增長14%。
這份報告同時顯示,2007年中國大陸電子圖書讀者總數為5900萬人,比上一年年增長37%,增長強悍。原因是隨著網路頻寬的增長和網路內容的豐富,中國大陸網民擁有了更多選取,而電子圖書讀者的年齡構成和學歷構成,仍然集中在青年群體。
手機閱讀風頭漸勁
『數位出版形態不斷創新,在電子書的基礎上形成對其他領功能變數的延伸,內含從電子書到數位報紙,從電腦閱讀到手機閱讀,未來將在手機上形成隨身『書報亭』,通過這個隨身的書報亭來管理雜誌、圖書,給讀者一個有衝擊力的閱讀體驗。』書生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王東臨說,閱讀器和手機相結合形成的全新閱讀介質,是將來在形態上和閱讀上一個很重要的創新。
據記者瞭解,手機閱讀是數位出版商非常看好的一個領功能變數。目前中國大陸有5億多手機使用者,中國大陸的網民也已經逐漸開始從際網路轉為手機上網,手機網民數量超過了5000萬。這無疑讓手機終端企業、手機晶片商、手機作業系統商、運營商手機定制機構、手機WAP網站、手機套用軟體開發商、手機套用服務提供商看到了手機套用蘊含的無限商機。2007年以前,手機閱讀基本屬於彩信SP業務,多以資訊形式uX現,比如人民日報、大眾日報等報業集團提供的手機報搬移增殖業務。到2007年,搬移出版的亮點轉到手機書上。
當年,方正全面進入搬移出版領功能變數,在開發基 於智慧平台手機內嵌式閱讀軟體後,首先開發出支援MTK?□?發科技?□侵悄芷教ㄊ只?的內嵌式閱讀軟體,成為首家進入手機書領功能變數的廠商。
2008年1月,方正聯手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中國大陸對外翻譯出版公司以及手機廠商多普達公司推出手機書業務,被認為是『吃螃蟹』之舉。
《2007年中國大陸電子圖書發展趨勢報告》資料顯示,2007年,中國大陸手機使用者迅猛增長,加上手機資費下調、大螢幕、智慧手機進一步普及,手機閱讀人數和所佔比例有明顯增長,從2006年的2.7%增長到2007年的5.9%,同時,行進中的閱讀比例也從1.3%增長到2.6%,大部分使用者是在上下班、差旅途中的公共運輸工具上使用手機進行閱讀。
『但使用私人手持式終端閱讀的人數比例持續下滑,從0.8%降至0.5%,使用其他閱讀終端閱讀的比例上升,如PSP、MP4等,從0.1%增長到0.3%。如果私人手持式終端市場不在近幾年內通過產業鏈整合以及大規模行銷來拓展市場,預計將很難成為主流市場。』中國大陸圖書商報社社長、總編輯孫月沐在接受採訪時說。
格式極待統一
但數位出版仍步履蹣跚。
新聞出版總署音像電子和網路出版管理司司長王國慶指出,目前在數位出版產業發展過程中,觀念、產業鏈與商業模式、數位版權、數位內容監管、標準化、閱讀模式等問題以及技術壁壘,是制約傳統出版業向數位化產業轉型的關鍵因素。
北京書生公司總裁姜海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法律滯後和標準難統一影響了數位出版的進一步發展。
2007年,數位出版行業較令人關注的是版權糾紛。由於法律環境的滯後,數位出版領功能變數的版權糾紛由來已久,且呈愈演愈烈的趨勢。
據記者瞭解,中國大陸對於網路出版的法律法規迄今為止只有兩部,一部是2000年國務院頒布的《際網路資訊服務管理辦法》;另一部是2002年新聞出版署與資訊產業部v@同制定的《際網路出版管理暫行規定》。
這兩部法律對於發展日新月異的際網路來說,內容已顯陳舊。由於技術發展在前,關於作品的資訊網路傳播權,產業鏈上的作者、出版單位都瞭解較少,作者和發行單位之間缺乏授權的暢通平台,缺乏法律的有效保護,使得初期培育市場的技術支援商地位尷尬,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整個產業的快速發展。
而技術標準則直接關係到產業的做大做強。
在數位出版領功能變數,格式的不統一成為行業之痛。方正的CEB、書生的SEP、超星的PDG、Adobe的PDF、知網的CAJ等,各自都有一套格式,電子書業沒有行業通用的標準和格式。
標準不一致導致使用者必須使用不同的閱讀器,這也增加了使用者閱讀的成本,同時也不利 於行業內容的交換和整合,這是閱讀器市場難以發展的重要原因。
『目前中國大陸電子圖書存儲格式紛繁眾多,有SEP、CEB、PDF、CHM、EXE等二十餘種,存儲格式的混亂導致重複生產現象嚴重,使用者使用起來很不方便。』
姜海峰說,雖然電子書存儲格式是無法統一的,但是可以通過統一的動作介面來實現閱讀和檢索的統一。
據悉,目前正在制定中的UOML標準有望解決這一問題,該標準預計將於2008年正式頒布。
值得一提的是,該標準也將是第一個由中國大陸主導制定的軟體國際標準。
便利書新主張(實體書+電子多媒體書)提高書的附加價值(書的改革 邁向普及 專攻便利超商通路)
便利書新主張(實體書+電子多媒體書)提高書的附加價值(書的改革 邁向普及 專攻便利超商通路)
台灣一年新書出版量高達三、四萬種,展銷空間互相排擠,導致退貨率節節升高,上中下游業者都叫苦連天,怎麼辦?
事業領功能變數跨資訊科技和出版產業的「明日工作室」率先推出輕、薄、短、小且專攻便利超商通路的「便利書」,與結合光碟和DVD的「多媒體書」,以降低價格達到普及目的,及提高書的附加價值,作為產業脫困新的思考方向。
前陣子,明日工作室出版漫畫家蔡志忠《孔子說》多媒體書,銷售良好;後來SARS疫情蔓延,又推出溫世仁的《健康者隔離》防疫小冊,一周發行150萬冊,索閱熱烈。
於是,他再針對兩岸競爭激烈,和蔡志忠再合作出版便利書《台灣青年的出路》,以29元特價主打便利超商通路。
若加上之前未來書城結合書、DVD和光碟的「英語直通車系列」,業績斐然,最近他交由天下文化出版的新書《中國經濟的未來》也以「三合一」的概念包裝上市,說明溫世仁「圖書的寧靜革命」已見成效。
過去傳統紙本是知識傳輸的主要工具,但現代人還有電視、電腦,吸收新知等模式多元,又沒耐心閱讀厚重書籍,他認為,唯有進行「書的改革」才能貼合現代讀者的需求。
書的兩極發展概念,正是結合讀者和出版者角色的思考。
他提出的「便利書」,以便宜價格、容易購買、容易攜帶和方便閱讀的條件吸引讀者。
這樣小書,可一手掌握,約一萬字的內容,又在街頭巷口的便利超商展售,「突發購書衝動,24小時可買可讀」。
重新回顧現代人生活中已有的電子資訊平台,再與紙本書整合在一起,推出「多媒體書」。
他指出,平台電子化是錯誤的,正確做法應是數位內容電子化。
這樣既提高書的價值,又不必改變原來行銷通路作業流程,「一念之間,問題都解決了」。
馬路過於擁擠,只有減少車量或加寬路面兩個方法,台灣一年出版三、四萬種新書,是出版門檻太低所致。
350元三合一的多媒體書提高門檻,未來以統一價35元銷售的便利書加寬通路,是提供出版不同的選取。
蔡志忠以作者身份強調:「作家不在意書的定價多少,而在乎賺了多少」。
業者也表示,二、三十元賣十萬本,與二、三百元賣一萬本,對作者收益是一樣的,但作家出書是為了把思想和感受傳遞給讀者,當然期望更多人閱讀。
中國大陸電子書出版總量名列世界第一
中國大陸電子書出版總量名列世界第一
上網讀書看報,用MP3下載音樂,坐在家裏打網路遊戲……這些我們已經十分習慣的新型消費,都和一個聽上去並不那麼熟悉的詞彙有關--數位出版。
記者在8日開幕的首屆中國大陸數位出版博覽會上了解到,數位出版產業在中國大陸呈現高速發展勢頭,不僅改變了傳統出版業的面貌,而且還日益深入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娛樂方式。
所謂數位出版,是依託於資訊技術、數位技術和計算機網路技術而誕生的新的出版形態。
數位出版物不僅包括目前人們已經普遍享用的CD、VCD、DVD等產品,還有電子書、網上原創作品、網路遊戲以及傳統書、報、刊的電子版等等。
數位出版產業在中國大陸起步雖晚,但發展速度很快。
新聞出版總署署長石宗源介紹說,近年來中國大陸電子書市場規模增長迅速,截止到今年4月,中國大陸電子書銷售總冊數達到805萬冊,電子書出版總量已達14.8萬種,居全球第一位。
目前,中國大陸數位圖書館用戶已經超過1000家,55%的省級圖書館開始使用電子書。
《中國大陸期刊全文數據庫》已經實現對中國大陸6600多種專業期刊同步電子出版,約佔中國大陸正式期刊的75%。
此外,數位出版產業最大亮點的網路遊戲熱度不斷攀升,2004年,中國大陸網路遊戲市場規模已達36億元,比上年增長了一倍以上。
2000萬網路遊戲玩家,使中國大陸成為網路遊戲大國,也造就了潛力巨大的市場。
石宗源認為,儘管中國大陸數位出版業面臨著基礎相對薄弱,自主產品相對較少,人才匱乏,版權保護問題尚待解決等許多問題和困難,但其發展前景十分樂觀。
現在,中國大陸政府部門已從戰略高度重視和推動數位出版產業的發展。
今年新聞出版總署啟動了“中國大陸民族網路遊戲出版工程”,同時,還將要建立4個國家網路遊戲動漫產業發展基地,5個國家級網路遊戲技術創新工程中心,培育20家中國大陸民族遊戲核心企業,建立一所培養遊戲動漫開發高級人才的學院和10所具有遊戲動漫相關專業的定點院校。
而最大的推動力還是來自消費群體。
到今年4月,中國大陸網民數量首次突破1億。
另外,中國大陸目前手機用戶已經超過3.5億,使用掌上電腦、MP3、電子書閱讀器等終端閱讀設備下載圖書、音樂的人也越來越多,全社會對數位出版產品的需求日益旺盛。
面對這個新興產業的“悄然崛起”,中國大陸政府和產業界都顯示出極大的熱情。
“首屆中國大陸數位出版博覽會”,吸引了來自國內外的數位出版產業各個環節的代表企業,包括數位內容提供商、技術提供商、電子媒體運營商、通路通路開發商和傳統出版社等等。
他們在展示自己最新產品和技術的同時,還將就數位出版的發展前景、法律法規、技術標準、與傳統出版業的互動等熱點問題進行廣泛交流探討。
數位電子書的優點與前景
數位電子書的優點與前景
電子書的優點:
1.製作方便,不需要大型印刷設備。因此製作經費也低。
2.不占空間
3.方便在光線較弱的環境下閱讀。
4.文字大小顏色可以調節。
5.可以使用外置的語音軟體進行朗誦。
6.沒有損壞的危險。
7.不用【砍樹造紙】可降低紙張的用量。
(製作電子書教學)…..學了它們您終會得到財富與自由的!
我們衷心的希望這篇文章能帶給你所需要的幫助,【總教頭】長期推動電子書製作教學,將會持繼的努力於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希望一切如你們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