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業開創數位商機,你看電子書的商機嗎?大企業都想賺,難道您就不能賺?
大企業開創數位商機,你看電子書的商機嗎?
大企業都想賺,難道您就不能賺?
電子書製作不是資金戰而是內容戰或是創意戰!
企業要養活那麼多人,花那麼多資金與成本….
投入發展數位內容,都還會賺大錢!更何況小投資創業的工作室?
個人發展電子書,成本更低(更大的靈活度,沒有包袱)這就是優勢!
電子書不是大企業才可發行!
電子書是人人都可以經營發財的行業!
電子書是小投資賺大錢,有人就是把總教頭的話當耳邊風……..
請看今天的新聞報導吧!
國內近來正熱的電子書,英業達不但沒落後,還可能領先。邱全成指出,電子書不只指從書本轉成電子格式的數位內容,也包含多媒體的互動。做翻譯軟體的英業達,多年從事語言工具、學習和多媒體內容的開發,他認為這也是另類且多樣的電子書內容。
這絕對不是翻譯機,邱全成強調,口袋網學機可以上網、看數位電視、聽廣播甚至打電話,只要插入sim卡,通話品質和一般手機沒有不同;採5吋觸控螢幕,學生邊學習還可以用觸控筆做筆記,並內建許多widget,可以查天氣、看股票等。
想要在口袋網學機做文書處理,他表示,因採用Google Android的開放平台,未來開放給廠商發展軟體,用戶只要下載軟體就可執行文書等更複雜的功能。而目前待機時間,若持續開機且看完一部影片都還足夠,大約4小時。
邱全成說,他不把口袋網學機定義為MID,因為MID比較像電腦,而口袋網學機將是擁有小於電子書、但大於手機的體積的數位學習機,英業達至少投入3億研發。
而他也看好未來學習中文的市場,但將以大中華區為最先銷售地點。目前正在測試市場反應,若市場調查良好,將在12 月台灣資訊月與大陸同步推出,他表示,目前風評還不錯,對新產品「口袋網學機」很有信心。
【聯合晚報╱記者吳孟庭╱台北報導】
新產品【電子紙】帶來數位革命→你看到【電子書賺錢】的大商機嗎?
新產品【電子紙】帶來數位革命→你看到【電子書賺錢】的大商機嗎?
社會上大家都知道的銘言!
智者:開創機會
能者:掌握機會
愚者:痛失機會
6吋可彎式電子紙 引爆閱讀革命
‧聯合新聞網
友達昨天宣布,研發出全球最大的20吋電子紙顯示技術,以及首款6吋可撓式(可彎式)電子紙技術,預計明年可接受客戶下單。
友達發表6吋可撓式電子紙,擁有可重複彎曲的功能。
圖/友達提供
友達昨天宣布,研發出全球最大的20吋電子紙顯示技術,以及首款6吋可撓式(可彎式)電子紙技術,預計明年可接受客戶下單。
友達表示,相關突破性的電子紙技術將在下周三(28日)開展的日本橫濱國際平面顯示器展中首度亮相。
友達6月在台灣「平面顯示器展」首次公開6吋內建觸控功能的電子書,昨天又宣布將推出首款6吋可撓式電子紙技術,新技術已具備量產能力。友達消費產品顯示器事業群總經理劉軍廷表示,電子紙搭配可攜式電子應用產品,未來將可取代紙張的應用,可撓式電子紙的量產勢將引爆下一波閱讀革命。
友達發表全球首款20吋電泳顯示器模組。
圖/友達提供
友達的6吋可撓式電子紙,是採用獨家的微杯(Microcup)電子紙專利技術,與傳統電子紙最大不同,是電泳顯示器元件(EPD film)製作在軟性的塑膠基板,而非玻璃基板,因此可重複彎曲,更接近民眾使用紙張的習慣。
另外,可撓式電子紙易攜帶且摔不破,也比一般電子紙更耐衝擊。友達指出,新款可撓式電子紙曲度可達10公分,也擁有16階的高灰階畫面,加上9:1的高對比及33%的高反射率,品質穩定,且閱讀完全不耗電,只有在更新畫面時才需使用一些電力。
劉軍廷還說,新技術可為客戶量身訂製各種尺寸,配合連續捲軸式製程,更具競爭力。
另外,友達也發表全球首款20吋電子紙顯示器模組,可不需背光源,使用不到2W的超低電耗及16階的高灰階畫面,是目前已知可量產的最大尺寸。
電子紙(e-paper)是一種包含許多「微小球體」的導電高分子材料,外表與特徵與一般的紙一樣,具有柔軟度又可重複顯示資料。有了電子紙,一份報紙就不再像現在是厚厚的數十頁紙,印上油墨就不能再印,而是只要一張電子紙,可以隨時下載和更新內容,既環保又便捷,甚至還可捲起來帶到捷運上或廁所閱讀。
【聯合報╱記者鄒秀明/台北報導】
亞馬遜:耶誕銷量 電子書勝真書
電子書銷售量勝實體書的趨勢逐漸開始
網路在家買書,購買行為逐漸在改變
電子書時代來臨了!您想在家製作電子書賺錢嗎?
現在開始正是好時機,賺錢就是要:搶先機!
亞馬遜:耶誕銷量 電子書勝真書
【聯合報╱國際中心╱法新社華盛頓26日電】
美國網路書店巨擘亞馬遜(Amazon.com)26日發表聲明指出,該公司今年耶誕節的電子書銷量首度超過實體書。這項聲明除了凸顯電子書的市場有擴大的趨勢,也意味著電子書閱讀器愈來愈普及。
亞馬遜表示,「比起實體書,消費者購買了更多可在Kindle閱讀的電子書,這是耶誕節史上首次。」亞馬遜說,旗下電子書閱讀器Kindle 「已成亞馬遜史上最暢銷的產品」。
Kindle使用者可透過亞馬遜的Kindle網路書店購買電子書,這家網路書店有高達39萬本的電子書藏書量。除了Kindle外,Kindle網路書店的電子書也可在蘋果公司(Apple)的iPhone和iPod Touch上閱讀。
雖然亞馬遜沒有提供Kindle的具體銷售數字,但佛瑞斯特市調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10月估計,Kindle在美國的市占率約為60%,其次是索尼(Sony)的電子書閱讀器Sony Reader,市占率35%。
美國邦諾連鎖書店(Barnes & Noble)的新產品Nook閱讀器也加入戰局,邦諾表示,Nook在耶誕節前1個月就已銷售一空,下次到貨是在明年1月初。
佛瑞斯特市調估計,今年全美電子書閱讀器銷量將達300萬台,較先前預估的200萬台高出許多,明年銷量更將成長為今年的2倍,達600 萬台。
使用 CryptCD Pro v5.0 繁體中文化版綠色版(將製作好的電子書光碟加密保護的方法)
使用 CryptCD Pro v5.0 繁體中文化版綠色版(將製作好的電子書光碟加密保護的方法)
您製作好的電子書最終的成品如果是【光碟】,那就可以使用CryptCD Pro v5.0 來加以保護。
那如果是網路下載方式,也可以製作成ISO檔(使用者用虛擬光碟軟體掛載就可以開啟電子書)
或是燒錄成光碟片(比較麻煩…萬一碰到電腦白吃那可就增加困擾…)
用功能強大的CryptCD給你的光碟加把鎖!CryptCD Pro v5.0可以將資料加密打包成映像,並且可以燒錄成加密光碟。
只有輸入正確的密碼才能檢視加密內容,否則就算得到光碟也不能檢視裡面的內容。
這樣你就可以製作自己的加密光碟了。
它還可以定制加密檢視器的背景,文字和加密等級,更能通過各種誘騙選項達到掩人耳目的誤導效果。
讓然,它比不一定要刻成光碟才可以使用,你也可以把生成的加密包放到硬碟、USB磁碟、Zip磁碟甚至軟碟裡,所以即使你沒有燒錄機一樣可以享受它強大的功能。
相信大家都用過這樣的加密光碟,把光碟放入電腦裡面,就會讓你輸入密碼,只有密碼正確才能訪問光碟裡面的內容。現在擁有燒錄機的朋友是越來越多,要是能把自己的光碟也燒錄成加密的那該多好。在這裡筆者給大家介紹一款名字為CryptCD的軟體,通過它就可以輕鬆的給光碟進行加密。
CryptCD的使用方法很簡單,將需要進行燒錄的檔案或是資料夾直接拖放到下面的「光碟內容預覽視窗」,這樣CryptCD可以將資料打包成映像。接下來就要設定密碼,點選選單欄「Create CD」按鈕,會跳出設定密碼的對話框,這裡盡量要把密碼設定複雜一下,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光碟內容安全。設定完密碼之後,就可以開始燒錄光碟,這裡和其他軟體燒錄的過程一樣的,就不過多給大家介紹了。
光碟燒錄好之後,使用者只有輸入正確的密碼才能檢視加密內容,否則就算得到光碟也不能檢視裡面的內容。而且用CryptCD製作出來的加密光碟和那些需要輸入註冊碼的光碟有本質上的區別,那樣的光碟使用時只需輸入一次註冊碼,以後再使用時不需要輸入,也可以開啟檔案,根本沒有加密作用。
而CryptCD無以上缺點,而且和光碟啟動盤不矛盾,可以刻於同一張光碟。
CryptCD還可以定制加密檢視器的背景、文字和加密等級,你可以根據光碟的內容來自行設定。
CryptCD可以通過非凡介面來達到掩人耳目的誤導效果,這樣就更加保護光碟裡面的內容。
除此之外,就算自己沒有燒錄機也可以使用CryptCD來對資料夾進行加密,把生成的加密包放到硬碟、USB磁碟、ZIP磁碟甚至軟碟裡,即使沒有燒錄機也一樣可以享受它的加密功能
光碟加密保護CryptCD Pro v5.0軟體簡介:
CryptCD 可以將資料加密打包成映像,並且可以燒錄成加密光碟。
只有輸入正確的密碼才能檢視加密內容,否則就算得到光碟也不能檢視裡面的內容。
這樣你就可以製作自己的加密光碟了。
它還可以定制加密檢視器的背景,文字和加密等級,更能通過各種誘騙選項達到掩人耳目的誤導效果。
當然,它並不一定要刻成光碟才可以使用,你也可以把生成的加密包放到硬碟、USB磁碟、Zip 磁碟甚至軟碟裡,所以即使你沒有燒錄機一樣可以
享受它強大的功能。新版增加了自訂字型功能,並且內建了光碟燒錄功能,現在可以加密、燒錄一次完成了。
可以燒錄帶密碼的加密光碟,燒錄好的光碟一放進光碟機,就會問你密碼,答對了才可以看光碟上的檔案。現在光碟帶密碼加密軟體真的很少,比如: encryptcd 要求你的電腦上要安裝該軟體才可以讀出他加密的光碟,非常不方便;還有街上賣的輸入註冊碼光碟,輸入一次,以後不輸入註冊碼,也可以開啟檔案,根本沒有加密作用。本軟體無以上缺點,而且和光碟啟動盤不矛盾,可以刻於同一張光碟。應該是現在最好的燒錄加密光碟軟體了!
新版主要增加了為加密資料配置使用者等更炫的功能,即可以為加密的資料指定不同使用者使用不同密碼,使用不同權限,並可設定該永戶的過期時間等等。
此軟體原版是英文版,總教頭有把他繁體中文化,只提供購買電子書製作教學註冊學員索取
(不提供一般網路下載)
我提供軟體中文化:https://s360.tw/f2blog/ 目前已經有500多種軟體(免費下載好像天經地義?)
所已有人認為:何必要學軟體中文化呢?把總教頭的好意當成是:笨蛋!吃飽太飽沒事做,所以才有閒工夫軟體中文化免費去提供網路下載?
今後要變天啦!好東西【只有好朋友才能分享】,因為軟體中文化除了技術還要花時間(時間就是金錢)!
需要此中文化軟體的學員,請提供電子書製作教學課程註冊資料來信索取!
Kindle爆紅 電子書將起飛
Kindle爆紅 電子書將起飛

今年耶誕節,成千上萬的美國人想買亞馬遜的Kindle電子書閱讀器,卻發現要排隊等到明年才能拿到。Kindle意外爆紅令人不禁想問,電子書產業是否終於要開始起飛?
售價359美元的Kindle具無線上網功能,可連上亞馬遜網站直接購買下載電子書。美國名嘴歐普拉10月稱讚說,這個平裝書大小的閱讀器是她最愛的電子產品,Kindle瞬間賣到斷貨,現在訂購要到2月以後才能供貨。
亞馬遜的進貨管理失策,讓Sony乘機在耶誕購物季大打廣告促銷Sony的Reader閱讀器。Sony數位閱讀部門總裁哈伯說:「電子書的概念已經流傳十年之久,毫無成果。但是現在,電子書真的開始起飛了。」
Sony最新款的Reader 700閱讀器售價400美元,有觸控螢幕以及閱讀背光。哈伯表示,Reader今年耶誕購物季的銷售量是去年的三倍,這是拜Sony擴大通路,開始在Target、博德斯書店與Sams Club銷售Reader所賜。自第一代Reader在2006年上市以來,Sony已賣出30萬台Reader電子書閱讀器。
儘管銷售空前熱烈,亞馬遜沒有公開Kindle的銷售數字,Codex 集團總裁海迪史密斯估計,Kindle自10月以來賣出26 萬台,有些分析師甚至估到上百萬台。
海迪史密斯還指出,Kindle真正跨出了一般電子流行產品的市場,在55歲到64歲的銀髮族中最受歡迎,而且男女都一樣喜歡。
在軟體方面,HarperCollins、藍燈書屋等主要出版商表示,儘管電子書目前占書籍總銷售額不到1%,但銷售量過去一年來已增加200%到300%。以歐普拉推薦的暢銷書《蕭泰爾的故事》為例,Kindle電子書版本現在占亞馬遜該書總銷量的20%。
Kindle下載的電子書每本售價9.99美元,Sony的電子書則賣11.99美元。
亞馬遜與Sony都將在明年推出新一代的閱讀器,也有許多採用相同電子墨技術的閱讀器將會開賣。但蘋果的iPhone也意外成為主流的電子書載體。Fictionwise與LexCycle 兩家公司出的iPhone電子書軟體都被下載逾60 萬次。iPhone電子書的銷售量現在已能與Sony的版本相當,但還不及Kindle。
更新的閱讀器也正研發中。獲得逾2億美元創投資金的Plastic Logic公司,研發的是可彎曲的彈性閱讀器,目前測試的版本長寬各為11吋和8.5吋,預計在2010年推出。
電子書閱讀器(目前有很多廠商都有)
製作電子書要任何平台都可以使用閱讀才是主流
製作電子書要任何平台都可以使用閱讀才是主流
這些生意人不知道在想什麼?看電子書要閱讀器?
違反使用者利益的事,是不會長久的!
————————————————————————————————-
不用買閱讀器也能看電子書 Kindle for PC尬上Google
眼見Google就競爭對手不用推出電子書閱讀器就進軍電子書市場,美國亞馬遜書店10日宣佈,也推出給PC平台用的新版Kindle電子書瀏覽器軟體Kindle for PC,讀者可免費下載軟體到Windows系列電腦觀看電子書。亞馬遜並預告,Kindle for MAC版也即將登場。
Amazon書店介紹,Kindle for PC這套軟體能讓沒有買Kindle電子書閱讀器的用戶,也能進行瀏覽、閱讀與購買各種電子書籍動作;而如果已買電子書閱讀器,透過軟體搭配同步閱讀,用戶可隨時在兩者之間轉換並自動儲存閱讀進度。
Kindle for PC軟體與Kindle電子書閱讀器功能相等,可自由選擇放大或縮小文字的大小,也可改變每頁的寬度、行數、翻閱上下頁,或跳到指定頁面;不過,Kindle電子書閱讀器的筆記和標記功能,卻沒有出現在軟體上,對此官方表示,下一版將會改進再推出,屆時將新增包括建立筆記和標記、搜尋文字或句子等功能。
Kindle電子書閱讀器在支援iPhone、iPod Touch後,現在Kindle for PC則是相容於Windows 7、Vista、XP。在此之前,微軟在10月Windows 7紐約的上市活動中,已經展示過這款軟體。
大陸數位出版產業的發展趨勢分析【電子書製作教學日誌】
大陸數位出版產業的發展趨勢分析【電子書製作教學日誌】
從目前結果來看,數位出版在今後幾年內還將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其中收入規模的增幅每年可能都會在50%左右。與此同時,原創網站會迅速崛起,內容原創將會從平面媒體向網路媒體發展。在數位化管理方面,出版軟體將會從以流程管理為主向內容管理為主轉移,CM系統將會廣泛套用。在硬體方面,電子紙閱讀器與數位印刷裝置也將會同步快速發展,這將使跨媒體出版成為可能。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搬移通信成熟的收費模式下,手機出版雖然剛剛起步,但收入水平卻不斷高速攀升,已成為成長最快的數位出版業務類型。隨著3G時代的到來,手機將會從單純的通信工具向搬移媒體發展,手機讀物、手機視訊等都會出現。數位出版的下一個拐點很可能就是手機出版(但也應該看到,搬移公司過於強大的壟斷地位及其直接涉足內容生產的做法,很可能會對新興的數位出版業產業造成傷害)。未來,數位出版將向無線搬移、個性化按需定制和跨媒體出版方向發展。
(一)數位出版產業的收入規模和品種數量將會持續快速增長
全國數位出版產業收入規模,2006年是213億元,2007年是362.42億元,2007年比2006年增長了70.15%,根據預測,2008年數位出版的收入將達到530.64億元,比2007年增長46.42%,比2006年增長149.13%。全國數位出版會員數量,2006年2.86億人/家/個,2007年3.77億人/家/個,2007年比2006年平均增長31.88%。從目前的結果來看,數位出版在今後幾年內還將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其中收入規模的增幅每年可能都會在50%左右,會員規模的增幅每年可能會在32%左右。
(二)傳統出版單位將會加快數位化轉型的步伐
目前,大陸出版集團在數位化轉型方面紛紛加快了步伐。2008年5月,中國出版集團投資1000萬元組建了「中國出版集團數位傳媒有限公司」,這是中國出版集團公司提升傳統出版產業、促進傳統出版業與數位化、網路化出版相結合的重要步驟。2008年,廣東出版集團成立了「廣東省出版集團新媒體出版中心」,「中心」下一步將會向公司制發展。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的數位化出版起步更早,並先後在十多個方面進行過商業模式的探索。此外,四川出版集團、湖南出版集團、遼寧出版集團等也都在數位出版方面進行了許多投入和探索。除出版集團外,報業集團也加快了數位化的步伐,如廣州日報報業集團、解放日報報業集團、寧波日報報業集團等紛紛建立數位化部門或推出數位化產品。可以預期,隨著技術與套用的進一步發展,傳統出版單位的數位化轉型的程式會更加快速。
(三)內容資源將會朝著重組與整合的方向發展
傳統出版單位與數位技術或數位平台提供商在內容資源上會加大整合力度。2008年2月,中華醫學會所屬系列期刊與萬方資料股份有限公司結成戰略合作關係,雙方聯手共同打造中國的STM線上出版業務。這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它說明傳統出版單位與數位技術公司的合作已經走出了「委託與代理」關係,向著價值統一體方向發展。同時,這一合作結束了資源的多頭授權和重複出版的局面,開闢了傳統出版單位與數位技術提供商的獨家合作階段。今後,內容資源方面的合作可能會更加多元,總的來講應該朝著重組與整合的方向發展。
(四)原創網站將會迅速崛起,內容原創將會從平面媒體向網路媒體發展
如果說幾年前網路原創還是在自娛和娛人,那麼2007~2008年網路原創則紛紛涉足出版(含授權給傳統出版單位以紙介質模式出版和提供網上付費閱讀),商業氣息越來越濃。如果說,早期的技術提供商(如方正、同方等)在向內容提供商轉型過程中,還是把傳統的出版單位作為原創者看待,把自己定位為內容數位化加工者和技術提供者的話,那麼,新興的技術提供商從起步開始就涉足於內容生產,他們的技術實際上是與內容完全捆綁在一起的,而其中很多的技術提供商並不把傳統出版單位當成原創者,而是把自己當成一個原創的平台。與其說他們是在提供技術,不如說他們是在通過技術手段向會員提供內容——他們實際上完全是一種新興的網路出版商或數位出版商。今後,先有網路版後有紙版的出版模式很可能成為趨勢,很可能是紙質出版單位向網路出版商要內容,角色將完全顛倒過來。至少目前的技術平台提供了這種可能性。表一是目前各主要文學原創網站上的作品數量,是筆者於2008年8月31日經檢索各原創網站書庫後計算所得,由於多數網站對作品的計算模式是以送出稿件為單位的,實際上那些連載性的作品可能是按篇或節計算的,這種計算模式與傳統出版物的計算模式可能存在差距。但不管怎樣,網路原創已經或正在改變新一代作者的寫作模式和出版模式。
(五)手機將會從單純通信工具向搬移媒體發展
截至2007年6月底,全國手機會員已突破5億,通過手機進行文學閱讀的會員超過3000萬,近兩年手機文學讀者年均增加80%左右。2008年4月1日,中國搬移在北京、上海、天津等8個城市啟動3G「中國標準」TD-SCDMA社會化業務測試和試商用工作,更是將手機推向了搬移媒體的高端。3G通信標準(IMT-2000)規定:車速搬移時,傳輸速率144kbps;室外靜止或步行時,384kbps;室內2Mkbps。新浪2007年10月14日發佈了一條訊息,韓國電子通信研究院(ETRI)展示了4G無線系統,該系統在低速搬移狀態下實現了3.6Gbps的傳輸速率,而國際電信聯盟(ITU)對於4G技術的定義是:靜止狀態下速率1Gbps,高速搬移狀態100Mbps。如果說第一代模擬手機實現了語音通話,第二代GSM、TDMA等數位手機實現了語音通話加資料接收(如接受電子信件或網頁等),那麼第三代手機在這樣大的搬移頻寬條件下,手機本身將會從單純通信工具向搬移媒體轉移,手機讀物、手機視訊等都會出現。數位出版的下一個拐點很可能就是手機出版。
(六)出版軟體將會從流程管理為主向內容管理為主轉移
出版單位在完成了采編系統、內定OA管理系統、引進了ERP系統以後,出版單位在流程管理上的數位化基本已經實現。下一步將是從紙質出版物的流程管理為主向跨媒體出版的內容管理為主的轉移階段了。為了給跨媒體出版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援,需要進一步研究可滿足跨媒體出版特點的數位內容深加工和管理技術,該技術內含:元資料標引、內容結構化或半結構化標引、知識點標引,以及在此基礎上考慮對交叉閱讀、即時評價、電子錶單等增值服務的技術支援。目前,新聞出版總署牽頭論證的國家復合出版專案以及國家知識資源資料庫專案,都內含大量的內容管理技術。內容管理的成功研發,將使出版單位可以借助電腦輔助標引技術對已經數位化及標準化的數位資源進行深度加工處理,並最終建立可滿足傳統印刷以外的具有交談式功能的電子書、網路期刊、數位報紙等新媒體。數位內容的管理部分需要研究開發具有統一、完整、整合、開放和可延伸特性的內容存儲平台。該平台管理的訊息內含資料物件、資料對象的元資料以及資料物件之間的關聯關係,其中資料物件需要覆蓋結構化、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的資料類型,即可涵蓋文字、圖片、音訊、視訊、動漫、多媒體等多種媒體素材。數位內容管理部分還需要研究基於版式理解結構化訊息提取技術,以切實解決出版社最為關心的歷史資源挖掘和重複利用問題。
(七)數位印刷機將會更多地被採用
據統計,大陸每年出版的10餘萬種新書中有55%在出版後逐漸結束流通領功能變數,而同時一些具有學術、收藏最愛等價值的圖書因為斷版而給讀者留下遺憾。目前,數位印刷在按需出版方面的優勢開始影響到國內的出版形式,一些傳統出版社開始購入數位印刷裝置,嘗試按需出版業務,而在大陸現行出版制度的容許範圍內,一些數位快印店也將按需出版作為新的業務方向。目前,大陸知識產權出版社、標準出版社、石油工業出版社、氣象出版社等已經率先開展了數位印刷業務,而四川出版集團等大型國有出版集團也正在積極探索數位印刷的可能性。其中,知識產權出版社在2007年加大了數位印刷業務的投入,技術開發投入佔了相當大的比重,專案師增加到了50多人,購買的存儲裝置達到了88T,伺服器有30多台;更多的是在訊息上的投入,因為這些業務是收入最高、最穩定的來源。2006年知識產權出版社總收入的50%、利潤的60%以上都來源於和訊息關聯的按需服務業務。
未來,隨著數位印刷機的普及,出版社涉足印刷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大,只有數位印刷的廣泛普及,出版業的全流程數位化革命才會真正實現——從結構化的出版資料到遠端資料輸出和數位印刷的轉變,使按需出版和個性化出版及跨媒體出版成為可能。
電腦裝機最高心法!經驗之談
電腦裝機最高心法!經驗之談
相信各位有點電腦水平的玩家都會有過幫親戚、朋友買電腦,裝機的經歷。你以為自己幫朋友配的機很完美?無懈可擊?
雖然有點長,但看過我的忠告後,相信你會對以前的『無知』感到懊悔。
CPU:
親戚、朋友既然叫你買電腦就表示他們對電腦一竅不通或半知不解,這時英特爾鋪天蓋地的廣告就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了。
秘訣1:廣告效應
一定要幫他們買『奔騰』系列,其他什麼都不說,單憑『奔騰』這個名號就可以鎮住你的親戚或朋友,他們一看自己的電腦是『奔騰』,自然就對機器的檔次、速度沒有任何懷疑。如果資金短缺的話,必備『賽陽』系列,因為『英特爾』這3個字絕對萬金不換!
AMD對不懂電腦的人來說完全陌生,你以為AMD的效能好,價錢低?那就錯了。以前我幫某親戚裝了一部3000+ Athlon 平台,她問我是奔騰幾的?我說不是奔騰的,是AMD。她吃驚不小,說:為什麼不買奔騰的?電視上不是說奔騰的最好嗎?AMD是什麼牌的?怎麼沒聽說過……
如果這樣的話,你親戚或朋友對你的信任度大減……
超頻是現在流行的玩法。500元的東西,超一超就變成1000元的效能這是常見的事。但你絕對要慎重處理。
秘訣2:百般阻撓
當你知道朋友想超頻時,無論威逼利誘,你絕對要堅定自己最後的防線—絕不贊同。超頻獲得的效能不是你的,你的責任是給他一個穩定的工具。如果你幫他超頻,以後的麻煩爛攤子一定是你收拾了。如果你不幫他超的話,他自己也肯定會蠢蠢欲動,你朋友本來就是菜鳥一個,BIOS裡的東西對他來說無疑是天書一本。他胡搞一氣的結果就是—快來看看我的電腦啊,開不了機啦!所以,面對朋友超頻的念頭,一定要將它徹底粉碎。恐嚇他,說超頻會引起不穩定、加速老化、燒機……等話一定要誇誇其談!
如果你還想主動在他面前炫耀一把自己的『玩機技術』的話,無疑是自找麻煩,切記切記……
主板:
電腦各大小問題,大多來自這個傢伙,所以買這個東西時一定要穩定第一。
秘訣3: 穩定第一
相信大家對英特爾的原裝板和富士康(FOXCONN)、精英主板不屑一顧,但孰不知,這才是遠離麻煩的王道啊……
這3個牌子一直以穩定性為第一,選取它們就等於給自己以後的自由空間建了一道鋼鐵防線~
如果你自以為見網上的超頻評測、性價比評測推薦的————(打個比如)映泰什麼系列、昂達什麼系列,那你就死得不明不白了。
你要明白,這個機不是自己用的,朋友以後有什麼事肯定是要找你的。給他用老實一點的東西是為自己好~
記憶體:
其實各個牌子的記憶體都差不多,在整體效能上是感覺不出來的。
秘訣4:真假雌雄
現在市場上的記憶體假貨當道,一般消費者用肉眼分辨難度很大,有的商家如果把真假短函混在一起的話自己都搞不清楚了。
可見記憶體市場的黑暗,但有一個牌子就是例外————Kingmax 。
Kingmax具有獨家的關公紅心專利防偽技術,防假冒技術方面一流,讓使用者買得放心。買這個記憶體的人,哪怕你是菜鳥蛋、白內障+10000度近視,只要眼睛能看見東西,那就認準那個醒目的紅色晶片的可以了。
買金士頓、HY的話,你就帶好顯微鏡去好了。搞不好朋友以為你特意買假短函,騙他差價的話,你就跳樓也說不清了。我的親身經歷……幫人買記憶體被騙,難道是我的錯?8年的友誼蒙上陰影
顯卡
面對個人而定,但切不可以貪便宜。
秘訣5: 便宜莫貪
現在的2、3線牌子很多都以性價比來誘惑大家,比如像一些超頻版的系列,頻率雖高,但做工平平,還有過分的就是搭配的散熱風扇質量奇差,花屏、藍屏、燒卡的風險大大提高。
如果找你裝機的是遊戲玩家,你可以推薦一些大牌一點的牌子,比如藍寶石、迪蘭恆進、華碩、訊景、麗台等。如果以後出問題的話,大牌的東西售後服務是做得比較周到的。
如果資金有限的話,你就應該發揮自己的水平了。看見那些頻率奇高,但板面『光滑』的東西,還是敬而遠之好了。我的忠告是:寧可標準頻率,不要竹竿大橋。
如果找你裝機的是三、四十歲,不玩遊戲,只是上網那種類型,強烈建議你用主板整合的顯卡。就算萬元主電腦也不要給他配獨立顯卡,一來他用不著,二來顯卡也是一個問題大戶。(我就試過幫一個親戚裝一部5千多的電腦,就用整合顯卡。給他搞一個氣派的液晶顯示器,他看著舒服,我也得意。顯卡是什麼?他會明白嗎?直面的才是簡單的道理~)
整合的才是穩定王道,那麼多品牌機為什麼高價而沒獨立顯卡,這個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光碟機、顯示器、機箱:
整個電腦最直面面對的就是這三個東西。給菜鳥買東西,這三個東西有點小竅門,能贏取買機者對你的信任。
秘訣6: 針鋒相對
我每次幫親戚、朋友買回裝好的機器。他們第一縷笑容總是在我開啟箱子,捧出機器亮相的時候。你要知道,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所以,他們的彩色喜好、品位如何你要事先瞭解,才能贏得喝彩~
光碟機、顯示器重要的是牌子,那方寸之間的LOGO就等於直觀上的檔次。現在的人都比較崇洋,所以索尼、松下、先鋒、飛利浦、 三星、LG、夏普、NEC……等牌子自然是偏好。大家都以為大牌就等於貴價,但LG、三星的光碟機絕對是物美價廉,幾乎和華碩這個電腦迷為之傾倒的牌子持平。但ASUS 這個LOGO有幾個人認得呢?所以,Philips、SONY、Pioneer、SAMSUNG、NEC、Panasonic、LG這些英文是很有震懾力的~
機箱一定要『靚』!靚是指外表、款式。那些什麼加厚鋼板、隔離輻射、鍍鋅鋼板、鎂鋁合金對他們來說完全是對牛彈琴。他們看是看款式,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多花的錢他們看不到又有何意義
電源:
什麼都可以省,這個一定不能馬虎。
秘訣7: 動力源泉
現在的電腦是高功耗時代,功率不足帶給你的麻煩決不亞於木馬危害。想要主電腦平安長壽,這個可是重中之重。
不論配置多低,額定250W是最低的。一定要用牌子貨 航嘉 、 長城 、鑫谷 、全漢、TT 這些口碑都不錯。
要注意的是不要被某些型號迷惑,某寫牌子喜歡用型號數字來迷惑大家。
讓大家以為那個數字就代表功率,大家只要看清楚電源上銘牌就可以知道額定的功率。
滑鼠、鍵盤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秘訣8:以十擋一
滑鼠、鍵盤是大家最不注意珍惜的東西,因為狂敲亂打、灰塵、水浸……壞掉的是常見之極。
如果你不是超級專業遊戲愛好者,我的建議就是能用就好~何必買百元以上的滑鼠或鍵盤?幾個難道不頂一個耐用?
而且壞了也不可惜~換新的感覺就是好啊。
如果以上的秘訣你還是掌握不了。那就教你終究秘訣!
終究秘訣!:品牌列強
直接帶他們去買品牌機吧……
幫人買機和自己買機完全是兩碼事,你不要以為推薦性價比好的東西就完美結局。
從你幫他們買機的那天起,你就會成為他們唯一的救命稻草,呼即要來,揮手即走那種。
從此不能自拔……但,只要你學好以上秘訣,你的麻煩會大大減少。
數位出版的商業模式與傳統出版企業的數位出版發展
數位出版的商業模式與傳統出版企業的數位出版發展
毋庸質疑,數位出版是近幾年國內出版界最熱門的話題之一,政府管理部門給予了高度追蹤,業內各路精英乃至各類實體紛紛試水,但傳統出版業向數位出版時代的跨越卻始終難有實質性的、突破性的進展。「明知數位出版是未來發展方向,卻不知道路該如何走」似乎成了出版社普遍的尷尬。
一、商業模式的不明朗是數位出版發展的最大瓶頸
應該說,傳統出版社對於發展數位出版有激情也有動力。多變的社會閱讀需求,出版社內容與運營模式的同質化,生產價值鏈的不斷拉長,使傳統出版的微利化走向越來越明顯,而回款與庫存的壓力,使傳統出版在盈利增長方面已經難有大的突破。與此同時,網際網路套用技術不斷改進和提高,上網者數量和寬頻會員快速增長,網際網路訊息進入到了新一輪的競爭和發展中,機會和風險並存。在這種情況下,傳統出版社對數位化轉型有憧憬、有期待、有追求。
而實際情況卻是國內傳統出版社在進入數位出版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更多的是猶豫、等待和觀望。對數位出版缺乏足夠的研究和認識,數位化的基礎工作尚沒有很好地開展,更談不上開發數位產品、進軍數位出版市場了。
其間的原因可能很多,有技術方面的原因,比如我國數位出版行業標準滯後,元資料和訊息交換格式尚未形成標準,不能互聯互通,數位出版防偽的保密、版權保護等技術問題尚不完善;也有人才方面的問題,掌握數位出版技術和管理的人才奇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數位出版產業的發展。
但筆者認為傳統出版向數位出版轉型的最大難點並不在於資金、技術、人才,而在於能否建立起較好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不可否認,單純就技術而言,數位出版相比傳統紙質出版更先進。但是站在企業經營的角度,比技術更值得關心的還有投入產出和風險控制,還有收益和利潤。據有關媒體報道,雖然傳統出版社紛紛涉足數位出版,但真正形成成熟的商業模式並且從中贏利者並不多,正是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的不明確,使傳統出版業在數位化的程式中表現出了遲疑和舉步不前,甚至是舉棋不定,不敢大規模地投入,不敢進行全面的數位化轉型。
分析和借鑒國內外成功的數位出版商業模式,探尋各類出版社適合的數位出版商業模式,是推動傳統出版社向數位出版轉型的關鍵點。
二、對目前國內外數位出版比較成熟的商業模式的分析和借鑒
1.以施普林格、約翰·威利等為代表的專業期刊和圖書的商業模式
專業期刊、圖書的商業模式應該說是現用的國內外數位出版最為成熟的一種商業模式,可以作為其代表的國內外出版機構很多:施普林格、約翰·威利、艾爾斯維爾、清華知網、萬方、維普等等,它們的商業模式有各自的特色,但也有很大的共通性。我們以施普林格出版集團為例來探尋這種商業模式的具體架構,以及為什麼線上資料庫能最先成為數位出版領功能變數清晰明瞭的商業模式和它的發展方向。
德國施普林格出版集團是全球最大的科技出版集團之一,在全球範圍內有70多家出版社,專注於科學、技術、醫學等出版領功能變數。1996年6月,施普林格數位出版業務啟動SpringerLink(學術專業訊息服務平台)項目。目前,施普林格所有圖書和期刊的內容都整合在這個服務平台上,實行收費下載,在SpringerLink上共有350萬篇期刊文章或圖書章節,分別來自於1600多種期刊,1.65萬種圖書,涵蓋13個學科領功能變數。平台上的內容還在呈快速增長的趨勢,每年以4000種新電子書的速度增加,新增期刊文章和圖書章節在20餘萬篇左右。2007年SpringerLink全文下載達到8000萬篇,相當於全球使用量的1/15,全文下載量平均每年以100%的速度增加。
施普林格學術專業訊息服務平台的最大成功在於它充分利用了技術和專業出版優勢,較好地超越了傳統專業出版,滿足了特定讀者的需求,甚至挖掘出了他們的潛在需求。第一,它是第一家把圖書和期刊整合在一起的出版商。線上期刊、電子書和參考書在SpringerLink上實現了無縫整合,同時,通過CrossRef這個由許多出版機構建立的國際性合作出版計劃機制,施普林格的內容可以和另外300多家出版商和圖書館的內容互連,形成了一個相當大規模的資料庫(該資料庫還可以根據數位出版的多媒體需求,提供具有縮放功能的高清晰圖片、動態表格、三維動畫等)。第二,SpringerLink通過「線上優先出版」的概念,實現了網上出版早於紙介質出版,契合了科學家和研究人員對於學術的領先性需求。第三,SpringerLink提供了各種易於使用和靈活精準的工具,如圖書可按章節搜尋,會員可以按章和期刊篇目自由組合成一本書來購買。這可以使科學家和研究人員在各學科領功能變數中找到更多的內容,進行電子書的定制和整合。第四,平台中網路行銷功能完備,支援RSS訊息推送定向服務,推廣SpringerLink平台上不斷更新的文獻訊息,也為搬移網路出版等後續延伸服務功能打下了基礎。針對不同要求提供個性化服務,通過訪問客戶訊息智慧化管理,儲存檢索歷史和檢索結果,設定個人收藏最愛夾和電子通告服務。正是這些基於會員需求開發的服務模式得到科學研究人員、高等教育領功能變數專業研究人員的肯定與支援,贏得了較好的市場份額。而這家老牌的傳統出版集團也憑借雄厚的學術專業出版資源與技術優勢、網路市場優勢轉型為訊息服務型企業。
以施普林格為代表的資料庫線上模式有幾點是值得總結和思考的:第一,在資料庫線上模式中,推動產品、服務轉型,商業模式形成的其實是科研人員及科研機構的需求。專業出版由於成本高、發行量少、查閱不便等原因,一直是傳統出版的困惑。而學術專業訊息服務平台的模式賦予了專業出版更新的內涵與外延,訊息服務精細準確,滿足了特定會員群對科技訊息取得的各種需求。第二,在專業期刊、圖書的商業模式中,海量內容資源庫是一個基礎。美國一家專業出版大鱷約翰·威利擁有近500種專業期刊,覆蓋了14個學科領功能變數,他們的線上服務平台Interscience上有3200種線上圖書。近期,約翰·威利還併購了有850種專業期刊的布萊克維爾。在專業期刊、圖書領功能變數,海量內容是線上服務的基礎。從這個角度來看國內的情況:我國目前還沒有這樣大規模的專業出版商,專業雜誌更是分散在上千家科研院所、學校、出版社等,進行專業圖書、期刊的數位出版尚有困難。所以國內資料庫線上領功能變數真正佔據統治地位的,並非傳統的出版機構,而是科技公司,如清華同方、萬方資料和重慶維普。目前,清華同方中國知網已成為我國文獻規模最大、資源收錄最完整的電子和網路出版學術文獻資料庫之一,其內容內含學術期刊、博士碩士論文、年鑒等,文獻總量約5000萬篇,並與專利、標準、科技成果、外文學術文獻等資料庫進行了深度整合。據有關資料顯示,2007年,該庫的國內機構會員達1.63萬多個,海外機構會員有600多個,在中國及其他35個國家與地區的下載總量達18億篇次。第三,去年約翰·威利的期刊收入中有70%來自於線上期刊,劍橋大學出版社220多種線上期刊的年營收占集團收入的14%。資料庫線上的模式已經非常成熟,而且表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未來在專業圖書、專業期刊、大型工具書出版領功能變數,傳統紙質圖書市場極有可能大幅縮水,但不是被電子書淘汰,而是被各種網路服務和資料庫所替代。
2.以培生集團為代表的教育服務模式
在教育數位出版領功能變數,商業模式並沒有專業圖書、期刊那麼明朗,那麼同質化,我們以培生集團作為主要案例,來探尋教育領功能變數數位出版的現狀及可能的方向。
培生集團作為全球最大的教育出版商,在線上學習業務上也已經取得快速的增長。2006年,當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有關政府部門邀請出版商送出對於歷史和社會學科新教材的建議時,培生教育集團拿出了一份完全數位化的課程專案,教師可以據之建立豐富多彩的視訊教學,並配以數位化的課堂練習、測驗以及數位圖書。這套革新專案贏得了加州州政府的認可,很快得以在全州推行,為培生贏得了加州歷史和社會學科教材40%的份額。培生集團目前正致力於將這一新型數位化模式推廣到新的學科和美國其他州。在高教領功能變數,現在大約有450萬名美國的大學生在使用培生的某一個線上學習項目,其中有230萬左右的人註冊使用培生的網上家庭作業和評測項目「我的實驗課」(MyLab)進行線上學習。在美國高等教育出版最大的三個學科領功能變數中的兩個,即心理學和經濟學領功能變數,培建立功推出了首次出版即暢銷的教材,即西克雷利(Cicarrelli)的《心理學》及配套的「我的心理學實驗課」網上學習項目,以及哈伯德(Hubbard)的《經濟學》及與之相輔的「我的經濟學實驗課」線上課程。《心理學》一書成為過去10年間心理學領功能變數發行的最暢銷新版教材。由此可見線上學習確實能說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並作為增值服務促進紙書的銷售。
在這個模式裡教育線上服務是作為傳統圖書(教材)的互補和服務的延伸,以推動紙質教材的推廣和市場佔有份額。
在培生集團的案例中有幾點值得我們思考:第一,教育線上服務模式自身並沒有實現贏利,它是通過服務來推動傳統紙質圖書的銷售,是作為推動傳統圖書產品銷售的網路增值服務,這是和資料庫線上模式最大的區別。形成這種狀況重要的因素還是會員群的特徵和需求。資料庫線上的會員群以科研人員為主,他們對於科技訊息的依賴度、對於數位技術網路技術的熟練套用,以及付費能力方面都已經相當成熟。但在教育領功能變數,學校、教師對於傳統紙質圖書的依賴度還是相當強的,對於數位套用的需求度不強,技術套用環境也還不完善。從這個角度來說,高等教育可能比中小學教育更快地轉向數位化,實現真正的盈利模式。第二,培生集團在教育數位服務方面的探索和發展還顯示傳統教育出版社要實現數位化生存,得做好以下兩件事:(1)實現從追蹤內容、產品、銷售為主的傳統教育出版商向為學生個性化發展提供整體教育解決專案的教育服務提供商轉型,內含對學生個體的學習評估,以及在此基礎上提供的個性化線上作業,融合視訊、音訊等多媒體技術的線上課程等一體化的教育解決專案。(2)數位化學習離不開互動與學習效果反饋,建立互動教育社區,連線教與學雙方的平台,是教育數位出版遲早要做的事情。傳統的教學是出版商直接、主動地將內容提供給學生、教師或教學機構,而新的技術環境下,應該更追蹤互動及個性化的成長,社區可能成為非常重要的贏利模式。第三,筆者覺得,教育互動服務平台的商業模式前景值得期待,因為從根本上來說,新技術的套用,將極大地改善原有的教育模式中的一些制約因素,如視訊、動畫、虛擬現實、超連結等先進的高科技多媒體功能的套用,使學習體驗變得全方位,而線上題庫、科學評估的實施使學生的學習成長檔案得以建立,也提供了個性化教學實施的可能性。所以一旦市場培育成熟了,會員的需求和使用依賴形成了,其盈利前景是光明的,且成長性十分明顯。現在各方面的力量都在推動著這塊市場的培育。以韓國為例,韓國教育人力資源部於去年3月初公佈了數位課本的商用計劃。政府將在2011年之前的5年時間裡投入660億韓元(1美元約合1000韓元)的預算,用於數位課本的流通、開發低價格的終端機、構築質量管理系統、改善法律和制度、構築教育環境、分析研究套用數位課本帶來的影響及其效果等16個領功能變數,並分階段在韓國中小學校普及。數位課本不僅含有原有教材的內容,而且還涵蓋了參考書、習題集、字典、筆記本等數量龐多的學習資料。它既內含靜止的文字和圖片,也有視訊、動畫、虛擬現實、超連結等先進的高科技多媒體功能,還可以直接同外部學習資料資料庫相連。學生還可以利用數位教科書來進行學習評價,管理學習進度,從而實現根據自身特點單獨進行學習的需求。由於數位課本可以隨身攜帶,學生和教師間的交流也不受時空的限制。實際上,很多國家都在等待使用數位課本的條件能夠成熟,在進行數位課本的開發和嘗試。從硬體上說,韓國已經是世界上網路普及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完全可以在現有基礎設施之上,設計出未來教育的新專案。如果這一計劃能順利實施,對於線上互動教育服務商業模式的形成、完善將是一個極大的推動。
3.以亞馬遜Kindle為代表的電子書銷售模式
數位出版領功能變數最先提出的商業模式就是電子書,但是近十年來,線上資料庫、教育互動社區都在迅速發展,而電子書的發展卻一直不溫不火。即使在國內,方正阿帕比、中文線上也已經探索了五六年,商業模式仍未十分明朗。全球最大的網路書店亞馬遜(Amazon)於2007年11月19日推出電子書Kindle則意外地在美國掀起了一股搶購熱潮。Kindle似乎是從蘋果公司的iPod和iTunes模式獲得啟迪,將特定產品和服務捆綁銷售。Kindle在電子書商業模式上的成功,也很值得我們思考。
Kindle有以下幾個特色:(1)在硬體方面,就像亞馬遜宣稱的「Kindle的目的是要達到電子閱讀跟紙質圖書一樣的視覺境界」。(2)吸引會員蜂擁購買這款電子閱讀器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它能無線上網,並且是免費上網。據瞭解,亞馬遜與電信運行商Sprint合作,每個會員每月60美金的無線上網費用全部由亞馬遜買單,會員下載圖書、訂閱報紙只需付款相應的內容費用即可。且Kindle內建EV-DO網路連線功能。應該說,截至目前,極少有像Kindle這樣能提供免設定、免費用且涵蓋範圍廣泛的網路服務。這種將硬體與網路服務高度整合的策略,能大幅降低一般人對電子書的使用障礙,提高購買者的使用意願。(3)在內容提供方面,在亞馬遜電子書出版平台上,無論是出版商或個人,均可直接在Kindle上出版並銷售電子書,達到使Kindle電子書內容豐富與多元化的目的。目前Kindle網路商店有超過9萬種書籍,最新暢銷書和長篇大作的售價為9.99美元,經典書籍價格則僅有1.99美元起,線上購買後1分鐘之內就能下載到Kindle閱讀,支援免費預覽第一章。(4)Kindle還有很多服務功能,如存儲會員已購買的所有書籍報刊,在會員為騰出空間移除後或裝置損壞的情況下,可以隨時重新下載。從本質上來說,Kindle的意義不僅僅是一款電子書閱讀器,更重要的是它的無線網路書店功能。
電子書商業模式發展的最大壁壘,還是會員的使用習慣和需求,對於大眾讀物的讀者而言,多數仍然喜歡紙書的閱讀參加,原版原式的以翻閱為主的電子書並沒有很好地體現其有別於紙書的優勢,即檢索便捷和互動性,會員無法對這種形式產生很強的依賴度。所以Kindle的第一個目的就是要使電子閱讀器的閱讀感覺與紙書相似。同時Kindle在服務和內容提供上也做足了文章,倘若日後Kindle中能增加無線音樂、遊戲、廣播、視訊,抑或可直接線上收看節目,又不對會員收取更多資費的話,也許Kindle會有更好的發展空間。
4.以日本手機小說、手機漫畫為代表的搬移增值服務模式
數位技術發達等多種因素導致日本成為了世界上手機文化發展最快的國家。日本人工作壓力很大,在手機這樣的便攜裝置上閱讀訊息可以說明他們利用各種閒暇時間,所以全世界第一本手機小說就誕生在日本。現在,日本最新的手機文化潮流是將傳統漫畫與手機結合的手機漫畫,同時實現了紙質漫畫書無法實現的音效等要素。運營商非常看好這個市場,最新手機中都安裝了私人的漫畫閱讀器,一些熱門的漫畫也準備推出手機私人版。2006年日本小說類手機書的銷售額已超過8200萬美元,外語類教育圖書和百科知識圖書也在手機書方面很有作為。
我國手機文化發展得也很迅猛。2007年4月底,全國手機會員超過4.87億戶,其中通過手機進行文學閱讀的會員已經超過3000萬,並且近兩年來手機文學讀者年均增加80%左右。中國搬移也在2007年5月宣佈,與原創文學網站、原創文學寫手、服務提供商合作,打造「夢網書城」。手機會員可以登入手機文學站台,以每本2元的資費下載自己喜歡的文學作品,在閒暇時間閱讀。
手機書隨時隨地閱讀的便捷性正適應了當今快節奏的工作和生活模式,而且它已很好地解決了收費問題,盈利模式很明顯。在亞洲,手機書的前景將可能超越電子書。
5.以8020出版公司等為代表的「會員創造內容」模式
這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商業模式,它的內容來源體現了網際網路的一個核心精神,即會員創造內容,但它的實現形式卻是傳統雜誌的形式。按需出版、維基出版在某種程度上也和這種商業模式有一定的相似性。之所以把8020出版公司作為一種模式的代表提出來,是希望傳統出版能追蹤數位時代從傳統精英文化到草根文化的發展趨勢,這種文化發展趨勢將會對我們數位出版實踐,甚至傳統出版產生極大的影響。當傳統媒體在努力使傳統出版物適應網路世界的時候,8020卻反其道而行之,從一無所有到目前創造了一個最好的線上圖片交流社區,並推出了一系列雜誌。
8020出版公司擁有兩個雜誌品牌,旅遊雜誌Everywhere和圖片雜誌JPG。它們和傳統雜誌最大的不同在於所有圖片和故事都是會員自己上傳到圖片交流社區和大家分享的,再由社區會員們投票選出最好的,最後由一個小型的編輯團隊選取做成雜誌。這個模式非常好地體現了網際網路的精神:開放、合作、共享。除成本低廉之外,它也較好地抓住和順應了讀者的閱讀需求。據《出版商週刊》雜誌統計,這兩份雜誌已經在鮑德斯連鎖書店和Barnes & Noble等連鎖書店銷售,每期6美元,全年定價25美元。JPG總發行量達到3.5萬冊,Everywhere是5萬冊。由此,8020公司,這家創辦才一年多的公司明年即可全面盈利。現在它正在謀求進入美食和汽車愛好者等雜誌領功能變數,當然,這取決於線上社區讀者的需求。
三、對傳統出版社數位出版商業模式探索的幾點思考
作為一種新的出版形態,數位出版正追逐著特定領功能變數、特定人群的特定需求而成長,其內涵、意義完全超越了當下的出版。所以,數位出版真正價值的挖掘,需要從傳統出版完全剝離,以一個全新的視角來審視。數位時代的商業模式相較傳統出版模式有相當大的變革和顛覆因素,我們在進行數位出版探索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訊息時代內容為王,誰掌握了內容,誰就是勝者。但隨著數位技術和網路的發展,內容為王有了更深層的含義,誰的內容資源具有更強大的集約整合能力,誰才有更大的市場控制力。所以,內容資源的整合成為推進數位出版旅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戰略因素。同時,近年來網際網路正走向資料的結構化時代,在不久的未來,數位出版內容也必然由高度結構化的資料服務組成。所以,傳統出版社要抓緊完成已有資源的數位化和結構化,實現內容資產的有效管理。這樣的內容資源庫才能發揮各種潛在的套用服務的價值。
第二,網路時代「以會員創造內容」為核心的利用大規模合作來生產產品、提供服務的模式,也許會顛覆我們對於傳統知識創造模式的認識。傳統的出版是權威的和專家的,讀者是處於被動的接受狀態,但它的確能滿足很多會員對特定知識的高質量要求。而網路時代,會員越來越習慣和喜愛自己創作內容,並與他人分享。在網際網路上,UGC(「會員創造內容」)已經成為很多上網者的生活模式,網際網路時代的數位出版強調的是以個性發展為中心的特性,公眾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訊息,他們用自己的手段參與訊息傳播,從內容製作到編輯,相互參與,相互影響,傳遞訊息,在此過程中形成了新的需求和新的市場,傳統出版在數位化轉型時不能忽視了這股力量和這種模式。
第三,會員的需求是數位出版商業模式成功與否的關鍵。不能囿於傳統出版的思維,要充分利用網路和技術的優勢,來滿足讀者的各種需求。同時數位出版作為高度創造性的服務,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滿足會員已有的需求,而是創造尚不存在或是潛在的需求。所以,數位出版更貼切的定義是基於網路和新媒體的長尾服務。從產品躍升到服務,我們的出版商需要迎接的不僅是思路的改變,更是對內容資源的細緻思考和創新性的服務平台架構,運營模式的改變,要實現從單一的內容提供商向資源服務商的轉型。